首页 >

另存Ⅲ——中国画材料与技法研究展

来源:画院                   2016-11-09



开幕酒会 Vernissage

2016.11.10  15:00

 

学术研讨会 Symposium

2016.11.10  15:30

 

展览时间 Duration

2016.10.28  ——  11.16

 

展览地点 Venue

李可染画院  

Li Keran Academy of Painting


 

用艺术展开你自由的人生
文/于迎春

   每次见到黄华三教授,他大都身着材质天然、剪裁合体的黑衫黑裤,俊朗雅致。我却会不自觉地望向他脚上一双棕色的皮鞋,随即为那个有关皮鞋的故事莞尔。从不同途径不止一次地听说过黄教授当年这段著名的往事: 与高毅先生在德国留学读书期间,为了争取尽可能多的展出机会,让自己的作品走出画室,他背着画一家家画廊地跑,硬是把鞋底磨穿了。

   当年的磨炼玉成了他,所以华三先生现在常常现身说法,从自己的切身经验出发,督促年轻的学生,要从画室走出去,与画廊、展馆、艺术批评家、策展人等全面联系、交流,了解艺术市场的运行机制,为自己未来的职业艺术生涯做好必要的铺垫。即使有学生因为受挫而委屈地嚎啕大哭,他也会硬着心肠要求他们继续往外走,以使自己最终成为一个具有社会沟通能力和适应性的职业艺术家。

   既是独立的艺术家,又是职业的艺术教育者;在中央美院求学十年,在德国留学、工作十年,然后执教人大十多年;这种复合的身份和丰富的经历,使得华三先生不仅深悉中国的传统和现状,而且了解西方的艺术历史和当代状况,对双边艺术教育的目标、过程、方法都有切身的体会。

   在经过与西方的对读之后,他获得了对中国文化传统的重新发现和感知。中国画有其特有的气息、味道,它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为根柢,不着重宏大叙事、强烈冲突的艺术表现,而是追寻一种安宁深远、雅静冲和的艺术境界。这种基于异域的坐标系而得来的认识,通常会格外自觉,并出于极大的诚意。

   他强调要完整地体现中国画与中国文化传统息息相关的雅正气韵,要远离“异国情调”;但是同时,他要求学生们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不仅要尽可能广泛地接触美术专业之外的文化经典,而且也要关注西方现当代艺术。作为一位头脑清醒的教育者,华三先生看重知识的博通、智慧的深邃和眼界的高远;但是他也懂得不可躁进、急于求成,因为基于当前的社会文化土壤和教育体系,在研究生就读的短短几年时间里,要掌握几千年积累下来的传统精华是根本不可能的。所以他主张: “学习传统,但不要和古人较劲”,不要和古人拼笔墨、拼书法、拼诗词格律等等;关键是掌握方法,也就是在水墨传统、文化修养上不能好高骛远、一味复古,必须,而且也只能,脚踏实地地从既有的文化现状出发。既理想远大,又理性务实,这是华三先生施教的基本原则。

 


 


   黄华三、高毅二位先生几乎每周都会给研究生上课,他们大都采用与同学一起就作品进行现场讨论的方式。学生们依次把画展开,并就自己作品的表现内容与表现形式进行解释,两位先生会逐个地给予学生点评,提出他们的建议,有时还免不了加一点幽默调侃。其他学生也可以自由地发表意见,对同学的作品提出自己的看法。这种互动式的课堂讨论很像师生甚至同行之间的聊天。
 
   但是如果觉得这样的讨论课可以轻松应付,那你就错了!先生即使和颜悦色,也未见得就是对学生的表现满意了。学生们之间流传着黄先生前些年的一段轶事:他强调大量作品练习的必要性,据说他曾经笑眯眯地说“没有200张画就别来见我了”!所以事实上,如果有的同学作品少,无形中就会产生比较大的自我压力,要求自己必须积极努力,设法在创作上有所突破和进展。
 
   在这种互动式课堂教学中,二位先生其实是有明确目的性的,就是为了激发学生个人的潜能和才情,即便这潜能和才情连学生自己都未始觉察到。在课堂讨论过程中,学生的头脑会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活跃状态,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这在较大程度上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和情绪,同时也相对容易让学生在思想的相互碰撞中闪现艺术的灵感,进一步开发出创新的能力。
 
   成功的教育首先要让学生发现自己、认识自己,而在此过程中,导师也会发现不同学生的长短。在了解各人性情、兴趣、愿望、知识结构、成长背景等综合情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每一位学生提出要求,并帮他修正目标、把握方向,根据学生的优势加以引导,通过不间断的若干训练,将学生的长处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成为其艺术独创力的一个爆发点。这种互动式教学,既是学生发现自己,也是导师发现学生并因材施教的过程。
 
 


 

   华三先生不要求临摹,主张从创作入手,以创作来贯穿教学、带动教学。他反对模拟、因循,为了帮助学生减少对已有艺术形式的模仿,努力寻求、探索自己富有个性和活力的艺术语言,他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首先,笔墨技巧与自己的绘画表现有关才有意义,学生的技术训练应当建立在其绘画主题之上,经过若干年的锤炼自然形成。面对变动不居的活泼泼的生活,学生要先在其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找到自己的兴趣点,画自己喜爱的东西;因为热爱,就会有勇气,也就容易坚持下去。而绘画,就是设法以艺术的方式,来面对和表现生活中活生生的事物。
其次,在创作的过程中,学生会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然后再结合自己的创作,有针对性、有意识地到传统的中国画中去主动学习、借鉴,修补自己的缺陷和不足。《礼记·学记》曰 “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只有在自我认识和反省的基础上,人才会有效地改正、自觉地更新。在觉察到自己的不足时,再去临摹经典的作品,再去揣摩、吸收前人的技巧,这种对传统有目的的学习和吸纳,会更有成效。
 
   再次,对于确实可以丰富、完善自己绘画的东西,不妨拿过来,为己所用,经过反复的实践,将它真正转化、吸收为自己绘画语言和表现技巧的有机部分。只有当笔墨技巧和自己的作品结合在一起,并经过不断提炼、不断修正,最后才能融会成一套真正属于自己的技法。
 
   总之,笔墨技术是在创作中经过长期锤炼逐渐形成的、带有个人特点的表现方式。学生在创作中要先找到自己特别关注、有兴趣的表现内容,再给自己独特的关注角度寻找一种最恰当的艺术语言。学生对相关技术的掌握不应是孤立的,建立自己的艺术观念,选择与之相适合的技术语言,这两者应当紧密结合在一起。
 
   华三先生认为,既不能拿古人的模式,也不能用老师的绘画方法,来框限学生。倘若不然,就会使学生陷于某种既成的套路,画地为牢,并容易导致大家画出来的都是一样的面貌,“千门相似,万户如一”。真正有生命力的东西应当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如果向学生强行灌输一个东西,他很可能因为不理解而不喜欢,不喜欢就很少会有画画的热情和冲动,自然就不可能走得久远。



   华三、高毅先生教学中的根本原则和目标,就是期望学生发现自己、表达自己;也就是通过作品,以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表达出艺术家的自我以及对生活的态度。艺术不需要条条框框的约束,在平时的教学中,他们不给学生太多的限制和规定,而是在充分了解学生想法的基础上,适时地给予建议和帮助,提供可以借鉴的艺术表现形式,还会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材料、材质去进行创作。
 
   说起来很简单,二位先生划定的大概界限就是用宣纸和毛笔,其它一概没有硬性要求。也就是说,除了守住中国画最基本的工具材料外,没有花鸟、山水、人物这种通常的分科限制;可以在水墨适合表现的前提下,自由选择创作题材;可以大胆地探索最适合的材料和形式语言;也可以去体验各种艺术门类交汇所生成的新空间。
 
   艺术是自由、多元的,艺术作品作为艺术家对其人生体验的独特呈现,首先基于其精神的自由,唯此才有可能无限而灵活地表现自己。对于立志成为艺术家的年轻学生们来说,不仅要找到作为艺术家的自我和个人创作的独特性,还要努力坚持独立的思想、个人的立场,并能够真诚地、具有创造性地表达艺术上的思考。这几乎可以说是一个根本性的人生目标。
 

 

   寻找你自己,自由地表达你自己,恰恰是这一点,成了学生最不容易跨越的一个难关。对于沿着素描、色彩、笔墨这些基本功按部就班升进的学生说来,思想世界、思维方式上的这一巨大调整,差不多可以算得上是对先前他们所接受的美术教育和训练的颠覆性改变。这在拘泥经典传统、谨守师承家法的社会文化中,尤其具有建设性的意义。在研究生学习期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经历一个类似蛹蜕变为蝶的过程,其间的痛苦、茫然、困惑,或许不足为人所道,而此后的欣喜,却是我们所可以目睹的。李婷婷曾说: “我的导师黄华三先生改变了我的思想,我们笑称为被洗脑。他带领我发现一个新的世界。材料还是原来的材料,可是气息面貌全变了。” 
 
   其结果,就直接展现在“另存Ⅲ——中国画材料与技法研究展”中。我们看到,学生不亦步亦趋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亦各自面目清晰,在个人体验与当前生活现实、在当代元素与中国传统之间,他们姿态各异,蔚为大观。举几个例子吧!
 
   李婷婷是一位内心坚执的艺术家,专注、无拘无束地探索着水墨这种材料所具有的无限可能性。她以水墨画静物,描绘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事物,譬如沙发、柜子、水晶灯、高跟鞋等等这些难以归类的东西,表达这些平凡之物给予自己的触动,其作品弥散着一种浪漫的个人韵致和当代生活气息。
 
   胡春伟选择了工业生产中具有形式感和绘画趣味性的具体设备及场景,又从实存的场景中提炼出基本的结构要素,将这些物象塑造为线条简括、具有装饰性风格的几何形体。他以这些曾经辉煌的工业化时代的遗迹,来见证一段跌宕起伏的社会历史,缅怀一个生命的成长轨迹。
 
   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中,尺度巨大的建筑物对人的自然空间造成了严重挤压,罗汉卿则尝试用绘画来表达他对此的观感和质疑。他描绘的是一些具有当代特质的建筑,如台阶、楼群、地下停车场、桥梁等,这些钢筋水泥的产物,质地坚硬,线条平直简练,形状单一、类似,藉以营造出更醒目的城市异化空间。
 
   这些生机勃勃的年轻艺术家,无一例外都是从当下的生活现实出发,呈现自己最关注、真正被触动的事物,表达自己真切的生活实感。这正是华三、高毅先生一直强调的:“真正地深入生活是从我们身边的事物中发现感兴趣的东西,自己每天的生活才是自己最了解的。只有真切,才能动人。”
 
   这几位先后受业于华三、高毅先生的学生,绘画的主题、风格、技法各不相同,作品具有明显的识别度。然而有趣的是,他们的作品中不约而同地都不见了“人”,或者说,“人”在他们的作品中隐没了。对于以表现人物著称的两位导师而言,这至少可以表明他们师生之间绝无什么“家法”须得因循、拘守。
 
   在学生们眼中,华三、高毅二位先生无疑是开放、自信、视野广、格调高的艺术家,同时也是宽容而严格的导师。他们是如此爱自己的学生,希望他们能顺利地成长为优秀的艺术家,成长为有自己饱满个性和生动风格的艺术家。二位先生不需要自己的复制品,并且坚决拒绝年轻的生命成为自己的复制品。他们确知,老师的责任,就是鼓励、帮助每个学生坚持画下去,自由、快乐、持久地画下去!对于教育者而言,还有什么比这种无私之爱,更能体现仁人之心的呢?
 


参展艺术家

 

高    毅  黄华三  王晓珞  李婷婷  杨社伟

仝    锁  陈    昕  于 淼  张沐辰  战盈彤 

赵子鉴  罗汉卿   赖雪莹  胡春伟  和永生

董    雪  马    俊  尚    媛  韩佳茜  许    莹

杜薇薇  王靖媛  乔    侨  裴思琪  周    洋 

刘亚琴  金 融   孙    博  张飞宇  金明明 

武    志

 



 


部分展览作品欣赏

(按拼音排序)

高毅  《Party》

黄华三  《无题》

黄华三  《无题》

董雪  《横空》

杜薇薇  《世·相系列之三十二》

韩佳茜  《十一面观音之二》

和永生  《骷髅与蛇》

胡春伟  《见证系列 NO.1》

赖雪莹  《踪2·戏 》

李婷婷  《菠萝》


刘亚琴  《故事以镜花水月开始

罗汉卿  《台阶》


马俊  《老楼》


乔侨 洪柳叶儿(合作)  《不是山 不是水》


仝锁  《水》


王晓珞  《宝贝儿》



许莹  《江山·6》


杨社伟  《微尘-嗷吼》

战盈彤  《日常·动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