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李可染一生中画室所用斋名、堂号——王鲁湘

【李可染画院特别讲座】

来源:画院        2016-12-09

2016年12月5日是李可染先生逝世27周年,我院组织策划了一系列活动来纪念李可染先生这位勤奋的画家,活动包括艺术研究、组织画展、学术演讲、研修考察等。李可染画院名师大讲堂系列是此次活动的一部分。

 

12月3日,李可染画院理事长、学者王鲁湘先生,以《李可染一生中画室所用斋名、堂号》做了一次精彩的演讲。王鲁湘先生从浅到深,由堂号入手,阐述了李可染先生一生艺术生涯中‘有君堂’出现的时代背景与由来及其艺术创作背景理念的关系,生动地描述了李先生对艺术的追求及艺术风格的形成。随后讲述了画家在使用堂号时的思考与艺术创作的关系,随着人生经历变迁堂号也随之时隐时现的来龙去脉。 

 

 

 

 

 

 

 

在画家众多堂号中,李可染先生艺术生涯中有君堂是起用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画室斋号。四十年代作于重庆和北平两地的作品,多半或署款有君堂,或钤印有君堂。五十年代曾停用,六十年代偶或一见,七十年代又停用,八十年代再次起用,有君堂斋号表明了李可染先生对传统的态度,他仰慕文人画的清气、逸气、灵气、骨气和率真之气,崇尚疏简淡雅、放逸恣肆。

 

 

 

之后李可染先生曾用过的还有很多,其中有“十师斋”,但具体的十师有几种说法,李可染用十师斋概括了五十年代,尤其是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数十年间的山水画美学理想和用功方向,在向大自然学习的同时向传统学习,从古至今,一生都在学习的大师从范宽到齐白石。“识缺斋”是他70岁前后为自己的寓所而命名,大意为“认识到缺点是进步的前提”,并专门请唐云、周哲文刻了两方印章“白发学童”、“七十始知己无知”以自勉自励。“师牛堂”李可染先生从1979年开始启用,一直到生命终结,几十年,师牛堂作品代表着李可染艺术的高度成就,“李家山”面貌在这一时期完全成熟。“天海楼"是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因黄山而命名,这时他已经站在一个相当高的一个高度,充满着对中国文化的一种自信。“墨天阁”是最后一个斋名,李可染先生精研历代水墨大师的作品,对纸和墨要求极其严苛,对水墨交融、千变万化之墨韵之美,感叹不已,他自信中国具有东方神韵的灵玄墨法,是中国水墨画成为独步于世界艺术之林的法宝。

 

 

 

 

 

以上王鲁湘先生通过对李可染画室斋名堂号一一解读,让人们了解到李可染艺术的变迁。

讲座结束后,王鲁湘先生与画院院委会研究了今后工作并参观了画院举办的学术研究展,他在去年针对中国艺术的现状提出艺术中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在全国得到意外反响和众多艺术家们认同。今年王鲁湘先生将与画院继续对一带一路进行更深入探察。

 

 

 

 


 


李可染画院山水研习班招生简章:
http://www.likeranhy.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lists&catid=18